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堂承包 > 食堂托管

咸丰县人民政府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4-09 作者: 食堂托管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县人民政府收到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提案共计43件,审查后立案39件,并案处理后37件,其中重点提案10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37件提案由17个部门和1个乡镇主办。在县政协监督指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37件提案已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其中已经解决(A类)19件、正在解决(B类)17件、纳入规划逐步解决(C类)1件。提案办理情况及结果,已按期由承办单位书面答复各位委员,对委员提出的提案,能够解决的,千方百计及时解决到位,需要逐步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及时和委员沟通解释,得到委员的理解和支持,实现见面率、回复率、满意率“三个100%”,办理质效全面提升。

  总体来看,这些提案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优质公共服务和美好生活的期盼,充足表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诠释了“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根本遵循。2024年5月,县政协组织并且开展提案办理工作督查,仔细地了解提案办理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指出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8月,县政协召开专题党组会议督办提案办理,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承办单位责任,坚持以重点提案办理为引领,确保提案办理工作成效。县政府政务督查室全程跟踪督办提案办理工作,及时掌握办理情况,督促各承办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动提案的办理和回复工作。

  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交办重点提案10件,涉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等工作。县委、县政府格外的重视,严格落实重点提案县领导领衔督办制度,紧密调度、有序推进,形成了县领导高位督办、县政协统筹协调、各承办单位分工负责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格局。各领衔县领导实时督办提案办理推进情况,及时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力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各承办单位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落实,明确办理责任、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安排专人负责并实时跟进,确保将重点提案办成精品、办出实效。

  (一)《关于逐步加强“世遗唐崖”品牌建设的提案 举办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荆南雄镇 楚蜀屏翰”牌坊建成400周年庆典活动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主办,县文旅局、县旅司、唐崖镇协办。一是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提升县域旅游服务品质。不断推进支付便利化水平,通过携程、支付宝、微信、美团、抖音、飞猪等OTA平台购票,方便外籍及县外游客购票。完善基础配套,景区内增设旅游公厕6处,县域内新建停车位3000个。2024年咸丰森林马拉松活动期间,全县21个国有停车场、企业和事业单位停车场,共计1425个停车位免费对外开放。根据重大节庆或重要活动对宣传要求,咸丰大道两侧“道旗”、重要交通要道路口广告牌、公交车身、公交站台等户外宣传设施适时优化设计,营造浓厚氛围。二是组织并且开展旅游活动,提升世遗唐崖文旅品牌影响力。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媒体采风等形式,不断的提高“世遗唐崖 森林咸丰”知名度与影响力。组织并且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先后赴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重庆、天津等目标客源地开展线武陵文旅大会、森林马拉松、森林音乐节、村BA等活动,邀请国内外嘉宾、媒体、学者等相继赴唐崖土司城址考察调研;唐崖土司城址入选2024武陵文旅大会“武陵风云 恩渝连线日游”精品旅游线路、被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命名为省级社科普及基地,“世遗唐崖”品牌持续打响。三是打造“世遗唐崖”文化IP,书写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篇章。持续提升旅游承载和服务能力,着力完善遗址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唐崖集镇风貌有效改善,内畅外联交通格局和“一站式”旅游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唐崖土司城址省级研学基地、南河景观闸坝、唐崖土司城文化旅游小镇等文旅项目稳步推进。成功申报唐崖土司城址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项目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年度下达资金5000万元,于9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11月,咸丰县委代表团赴秘鲁访问马丘比丘市政府,围绕2023年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进一步洽谈合作细则,深化合作层次,实现两地互利共赢。

  (二)《关于推进卫生城镇创建缔造幸福美好生活环境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卫健局主办,县创城办、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区)协办。一是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出动环卫工人500余人次、各类环卫作业车辆30余辆次,全面清理城区道路低洼路段、下水道井盖淤泥和杂物,共清理清运垃圾、淤泥10余吨,环境卫生有效改善。持续强化农贸市场和背街巷道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二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县领导包保责任制,单位包保网格,干部职员包保商户、居民户,入户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引导。坚持县领导步巡机制,每周适时选择重点场所、重点路段和重点工作开展步巡,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难题。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创建成效明显。三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充分的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三减三健”健康知识,倡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细胞建设,成功创建健康企业3个、健康乡镇4个、健康学校31个、健康食堂10个、健康促进村128个、健康促进社区14个。全县公共体育场地免费开放,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健身人口比例达41%。

  (三)《关于“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林业局、县住建局等单位协办。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建强乡村组织堡垒。以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为契机,深化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把院落治理作为“突破口”,以自然院落为基础单元,建立健全“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设置院落党小组704个,确定党员中心户1989户。推行无职党员设职定岗定责,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户到人。整合群团组织、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资源,推选党员、乡贤能人、村民代表担任理事会成员,搭建院落“党小组+理事会”工作平台,组建乡贤理事会458个,基层治理水平全方面提升。二是实施重点项目,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投入1000万元,大力建设环境美、秩序美、和谐美、布局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院落”,截至目前,全县共申报建设院落427个,完成验收284个。用好农村改厕APP系统,稳步推进卫生厕所建设,实施厕改1100户,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争取资金2565万元,实施高乐山镇、坪坝营镇、朝阳寺镇、曲江镇人居环境整改治理项目,农村人居环境短板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三是聚焦主导产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通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夯实和美乡村建设基础。以茶叶、林果、中药材为主的产业面积110万亩,以恩施黑猪为主的规模养殖基地122个,认证绿色基地10万亩、“三品一标”66个,全县茶叶面积28.3万亩,其中白茶14.5万亩。183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218家农业企业、5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余家家庭农场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过3万元,“一村一品”示范村超过30个。立足农业农村基础,挖掘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资源,探索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子,建成麻柳溪、金洞司、彭家沟、兴隆坳、白果坝、湾田等一大批农文旅融合乡村,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四)《关于快速推进城市专业市场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科经局主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等单位协办。一是整体规划合理地布局。出台《咸丰县建材家居、汽贸等行业划行归市工作方案》,引导汽贸、建材家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行业划行归市。二是重点打造点位市场。持续推进城区重点点位专业市场建设,目前,已打造青龙集市生鲜与冷链批零市场、观音桥社区观音桥水产家禽市场、大坝社区皇城美食街夜宵小吃市场、乐山社区南门广场美食街区等专业市场。有序推进咸丰铜锣湾商贸城项目建设, 40余家商家入驻铜锣湾商贸城,家居建材专业市场初步形成,家装电器实现“一站式购齐”。推动活龙坪乡、黄金洞乡农贸市场申报第二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乡镇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改造,逐步的提升市场服务整体水平。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出台《关于设立城市“严管街”的通告》,全面规范鄂州大道、城北路、楚蜀大道、育英路、解放路、太平沟路等区域门店经营行为,扎实推动专业市场综合管理,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关于县城忠建河“四季有水、一河清水”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水利局主办,县城管执法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高乐山镇协办。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咸丰县忠建河城区段水环境质量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着力打造“四季有水、一河清水”幸福河流。二是积极谋划项目。实施忠建河太平沟段河道治理、后家河水库、石家沟水库等项目,将野猫河、后家河、石家沟富余水补至忠建河,全方面提升忠建河城区段水环境质量。三是加强河道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河湖长制”“一河一策”治理任务清单,深入推动河道清淤活水、岸坡整治、黑臭水体整治、水面保洁等工作。结合中心城区截污、管网建设维护、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水弹性城市试点等工作,加快推进滨河广场等水文化水景观工程建设。加强河道周边污染源监管执法和城区河道水质监测,及时调查和处置断面水质异常问题,强化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推进河道综合治理。

  (六)《关于高乐山镇金烟路至绕城北线连接线道路加宽硬化建设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住建局主办,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执法局、高乐山镇协办。金烟路连接城区和绕城北线,沿线学校、医院和小区较多。多年来,金烟路存在交通拥堵、路面积水等问题,给周边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目前,已完成金烟路整体规划,黄梅宾馆至发夏小区门口段道路完成整修,雨污管网、人行道、路灯和路面硬化等全面完成,有效保障了沿线居民出行安全。

  (七)《关于加强防盲治盲工作助力健康咸丰建设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卫健局主办,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医保局协办。一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严格落实视力残疾保障政策,全县享受视力残疾相关补贴共计16597人次,发放资金132.29万元,发放辅助器具92人次。县人民医院持续开展“白内障光明行”活动,累计免费帮助1500余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二是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建立统一防盲治盲信息共享平台,统筹各方资源,全力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深入开展“323+”攻坚行动,县妇幼保健院设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县人民医院眼科先后成功创建州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用眼保健知识进校园(幼儿园)、进乡村(社区)活动,对高乐山镇、忠堡镇辖区幼儿园5430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眼健康筛查,对全县45所中小学42816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测暨校内视力普查。组织并且开展“人民医院进乡村、进社区、健康服务零距离”“送卫生下乡”“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和眼健康义诊暨第29个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

  (八)《关于以“非遗”为抓手打造咸丰旅游强县名片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文旅局主办,各乡镇(区)协办。一是加大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新建非遗传承基地3个(土家咂酒传承基地、红茶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板凳龙传承基地)、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2个(何氏根雕大师工作室、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大师工作室)、传统村落展示馆1个(唐崖镇唐崖司村传统村落展示馆),目前均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并对外开放。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体系,我县现有代表性项目106项,代表性传承人235人,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传承人2人,省级项目14项、传承人12人。搭建23处非遗传习所、17处非遗基地、2处传统工艺振兴基地、17个传统工艺工作站、5个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5个非遗综合性示范学校、1个非遗展示厅等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平台。二是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规划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全面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积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南剧、三棒鼓、麻糖、绣花鞋、根雕等非遗项目参加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龙年茅庙集庙会、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周湖北主会场等活动,推动非遗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加强非遗文化宣传推介。大型南剧《唐崖土司夫人》先后荣获“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屈原文艺奖”等奖项,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省晋京展演唯一剧目。创新性打造红色文化IP南剧剧目《何功伟》, 并于2024年9月开展审看演出及研讨活动。

  (九)《关于加强摩托车、电动车监管与治理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公安局主办,县城管执法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经局协办。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以媒体曝光矩阵、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依托“七进”行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升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成立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摩托车、电动车(“老头乐”)专项整治,共计查处无牌无证2130起,暂扣车辆1150辆,引导群众办理牌证业务3500余件,全县交通秩序持续改善。

  (十)《关于加强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助推中国生态富硒稻米之乡的基地建设的提案》办理情况。该提案由县水利局主办,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区)协办。为进一步改善我县水域防洪、供水保障能力,谋划实施特别国债项目10个,争取国债资金4.07亿元,涉及3条河道治理、8个水库除险加固、3条山洪沟治理、3个小型水库建设,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谋划了2024年咸丰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咸丰县移民新村(朝阳寺水库片区)融合发展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并签订施工合同。以筑牢防洪排涝网、织密水资源配置网、打造生态美丽幸福水网、建设智慧水网为主要任务,推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编制了咸丰县现代水网规划,谋划储备项目208个,总投资487.9亿元。

  在办理《关于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共同缔造安全幸福家园的提案》中,聚焦广场公园、汽车站、火车站、大型单位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深入调研,结合院前急救布局规划,确定配置点位、数量,鼓励各行业内有条件企业自行购买AED,用于公共场所急救。目前,县民族中学、县民族实验小学已配置AED。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六进”(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部队)活动,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培训6500人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781人次。依托森林马拉松医疗保障活动,对全县卫健系统医务人员开展院前急救知识及AED操作培训,累计培训2600人次。

  在办理《关于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提案》中,不断的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成立了坪坝营镇、清坪镇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其中清坪镇受理窗口商标质押融资实现零的突破,质押金达90万元。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力度,全县累计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14件,质押总金额3225万元。

  在办理《关于逐步加强营商环境优化的措施和方法的提案》中,出台了柔性执法制度,编制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348项、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264项、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279项、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37项,目前已实施柔性执法案件253件,其中不予行政处罚66件,减轻从轻行政处罚187件。

  在办理《关于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积极探索融资贷款模式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题的提案》中,将坪坝营镇老岩孔村等11个村确定为2024年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重点村,每个村给予6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村级产业。积极地推进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产权流转交易363笔,交易金额1.97亿元;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融资26笔,抵押面积1.3万亩,为市场主体经营贷款达2570万元。

  在办理《关于推动全县经济作物纳入政策性保险的提案》中,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渠道宣传农业保险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截至目前,开展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能繁母猪、育肥猪、茶叶、中药材等农业产业保险,累计收取保费1166.21万元,承保户数36799户,提供风险保障26264.17万元,共理赔7093户,赔付1090.80万元,为全县产业发展筑牢了风险屏障。

  2024年的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在县政协的指导关心下、在各位委员的理解支持下、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离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协委员的期望和县政协常委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不断的提高站位,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方式,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手段、完善举措,高质量办好每件提案,推动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主办恩施日报社承办技术上的支持:恩施新闻网